潔淨區彩鋼板縫隙密封的核心是 **“選對材料 + 規範操作 + 嚴格檢查”**,需從材料選型到最終驗收全流程控製,避免因縫隙漏風破壞潔淨環境。
第一步:選對密封材料,匹配場景需求
不同部位的縫隙需用對應性能的密封材料,關鍵是確保材料的密封性、耐腐蝕性和適配性,常用材料及選擇標準如下:
- 密封膠:優先選用矽酮密封膠(中性)或聚氨酯密封膠,需滿足以下要求:
- 符合潔淨室環保標準,無揮發物(VOC)和粉塵釋放,避免汙染潔淨區空氣。
- 具備良好的粘結力,能牢固粘結彩鋼板、鋁材等基材,且耐溫範圍覆蓋潔淨區溫濕度(通常 - 20℃~80℃)。
- 彈性好,能適應彩鋼板輕微變形(如溫度變化導致的熱脹冷縮),避免後期開裂。
- 密封膠帶:用於彩鋼板拚接縫的預處理或輔助密封,需選擇無纖維脫落、高粘性的聚氯乙烯(PVC)或丁基橡膠膠帶,主要作用是填充縫隙基層,減少密封膠用量並提升密封性。
- 填充材料:若縫隙寬度超過 5mm,需先用無甲醛、無粉塵的泡沫條(如聚乙烯泡沫條)填充,再打密封膠,避免密封膠因厚度不足導致固化後開裂。
第二步:規範施工操作,控製 3 個關鍵步驟
材料選對後,施工工藝是密封效果的核心,需嚴格遵循以下步驟:
- 縫隙預處理:清潔 + 幹燥
- 用無塵布蘸取酒精(或專用清潔劑)擦拭彩鋼板拚接縫的基材表麵,徹底清除灰塵、油汙、浮鏽等雜質,避免影響密封膠粘結力。
- 確保基材表麵完全幹燥(可用濕度計檢測,含水率≤8%),潮濕環境會導致密封膠無法正常固化,出現脫膠或開裂。
- 打膠操作:均勻 + 飽滿
- 打膠前在縫隙兩側貼美紋紙,避免密封膠汙染彩鋼板表麵,後期撕除美紋紙可保證膠縫邊緣整齊。
- 手持膠槍勻速打膠,確保密封膠完全填滿縫隙,無氣泡、無斷點,膠縫高度和寬度需符合設計要求(通常寬度≥5mm,高度≥3mm),且與彩鋼板表麵緊密貼合。
- 打膠後立即用專用刮板(或戴無塵手套)將膠縫刮平,使密封膠與基材充分接觸,提升密封性。
- 固化養護:避幹擾 + 控環境
- 密封膠固化期間(通常矽酮膠固化時間≥24 小時,聚氨酯膠≥48 小時),禁止在潔淨區進行粉塵作業(如打磨、切割),避免灰塵附著在未固化的膠縫上。
- 控製施工環境溫濕度:溫度保持在 15℃~30℃,濕度 40%~60%,極端溫濕度會延長固化時間或導致固化不完全。
第三步:嚴格質量檢查,杜絕隱患
施工完成後需通過 2 項檢查驗證密封效果,確保無漏風隱患:
- 外觀檢查:目視檢查膠縫是否平整、連續,無氣泡、開裂、脫膠,邊緣無多餘膠漬;用手輕壓膠縫,感受是否有彈性,無鬆動或脫落現象。
- 密封性測試:對關鍵區域(如潔淨度 ISO 5/6 級的核心區)的縫隙,采用漏光法或壓力衰減法檢測:
- 漏光法:在暗環境下,將強光手電貼近縫隙一側,另一側觀察是否有光線穿透,無透光即為合格。
- 壓力衰減法:對潔淨區進行加壓(使室內壓力高於外界 50Pa),關閉送風機後監測壓力下降速度,若 10 分鍾內壓力下降≤5Pa,說明整體密封性良好,縫隙無明顯漏風。